為保障船舶乘員海上生命安全,每航次起航前都會進行船舶救生及消防演習,在演習中重要的就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。如此一來,救生設備就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。
救生圈
救生圈是由自然浮力材料制成的圓環救生器具,是供拋投入水讓落水人員攀扶的個人救生設備。
救生圈的屬具有自亮燈、自發煙霧信號和可浮救生索。船舶救生圈至少1/2應有自亮浮燈,其中有2個還應有自發煙霧信號;這些救生圈平均分配在兩舷,每舷至少還應有一個帶有可浮救生索。救生圈自亮燈的作用是在夜里可以指示救生圈的位置,自亮燈應該是不會被水所熄滅;能連續發光或發出每分鐘不少于50閃的閃光,發光時間不少于2h。平時用繩子系在救生圈上,并倒置在救生圈附近的夾架上。自發煙霧信號平時用小繩系在救生圈上,它的拉環則用小繩系固在船上。當拋投救生圈時,拉環被救生圈重力拉出,煙霧罐隨救生圈漂浮水面,并發出橙黃色煙霧,煙霧不少于15min,當完全浸沒在水下時,能繼續發煙至少10s。有的救生圈還采用海水電池自亮燈與自發煙霧信號合成的裝置;當與救生圈一起拋投入水后,既發光又發煙霧,黑夜白天都可以看見。
使用救生圈時,不要對著落水者拋投,應稍向其上風或下流處拋下。落水者應先抓住把手索,然后雙手伸入圈內,壓圈上翹,再將頭伸進圈內,隨即兩臂擱在圈上。當落水者就在船邊,盡可能使用帶可浮救生索的救生圈,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后,可將他拉到登乘梯旁。
落水告警救生衣
救生衣是船舶必備的救生設備之一,其作用是使落水人員在水面時,臉部能露出水面待救,同時也可保暖,以防止身體熱量散失。救生衣有塑料、木棉和氣脹式3種。塑料救生衣用閉孔泡沫塑料作浮力材料,薄帆布為外包的衣料,制作簡單,穿著方便,經久耐用,是常用的救生衣。穿著時把它套在脖子上,綁緊腰帶,收緊領口帶即可。
救生衣的屬具包括哨笛和救生衣燈,每件救生衣均應配有一只哨笛,并用細繩系牢。救生衣燈能發光8h;如系閃光燈,還應配有手動操作開關。
救生服
救生服也叫防寒救生衣。穿著救生服后,可使落水人員在低溫水中能生存保溫。救生服上配有哨笛及救生衣燈。
救生服的保溫性能為:
兩手都有遮蓋的穿著者,浸在50C的靜水中,1h可拿起鉛筆寫字;
用非自然保溫材料制成的救生服同保暖衣服一起穿著時,跳入水溫為50C的平靜流通水中1h后,體溫降低不過20C;
用自然保溫材料制成的保溫服,穿著者跳入水溫為0與20C之間,6h后,體溫降低不過20C。